5月17日,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纪念活动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该网络面向通算、智算、超算,以及云、边、端等公共算力资源,开展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自有算力和全国分散社会算力的互联,让算力可以更加便捷地“找、调、用”。
从大模型一键生成文本和视频、智能语音播报,到自动驾驶、智能工厂……看得见的智慧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算力在支撑。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前景广阔。各方需要优质高效的模型,也需要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地接入算力资源。
所谓算力互联网,是互联网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进行能力增强和系统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一张新的网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算力互联网是在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基础上,针对算力布局和使用特点,通过构建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等方式,从而实现算力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
“与水、电流动到本地不同,算力互联网是将计算任务及其数据应用传输到合适的算力资源池,并返回计算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互联网上根据算力互联需求,增强算力标识、感知调度,跨域资源互联网络等能力,形成一张逻辑上服务于算力的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说。
据介绍,依据“先互联、再成网、同步建市场”的总体思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30余家产学研单位,开展算力互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根据体系架构提出试验网方案,并开展验证实践:
中国电信建设智算互联网试验网,基于“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体系,接入多方跨域异构资源,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
中国移动建设算力网络创新试验网,基于“四算合一”算网大脑平台,验证广域高吞吐、算力路由等技术,实现资源全域感知、一体编排与智能调度;
中国联通建设算力互联计划及试验网,基于“星罗”算力调度平台、全光底座与智能化产业互联网,构建“四位一体”架构,通过统一标识体系与跨域调度能力,强化资源全域协同。
王志勤介绍,目前完成了131家企业499个算力资源池的资源标识,汇聚了每秒111.3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智能计算资源,人工智能、游戏渲染等应用可以就近匹配接入最佳算力。“用户可以像按‘千瓦时’用电一样,按‘卡时’灵活购买使用算力资源,用多少买多少,让大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求,都能轻松用上算力服务。”
当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加快布局。
据介绍,未来,算力互联网将加快试验网在重点区域与行业部署,强化互联能力,攻关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拓展行业应用,形成示范效应,提升全行业普惠用算水平。
记者: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标题:算力互联网试验网来了!是什么?怎么建?
地址:http://15852833951.com//bigualu/234340.html